“來晚一步,就是兩條命。”回憶起十幾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搶救,李東玉清晰如昨。
這臺手術的兇險遠超想像——患者心臟的機械瓣膜被血栓完全堵住,命懸一線,而她腹中,還有一個7個月大的胎兒。
手術在心髒停跳的狀態下進行,“趕緊把體外迴圈建立起來,同時監測胎心變化!”李東玉帶領一支由產科、婦科、心外科、麻醉科、ICU組成的多學科“特種部隊”,在病人無法平臥的極端情況下完成高難度手術。
幾個月後,這名曾經三次流產的母親,終於如願抱著自己的孩子站在李東玉面前。一句“謝謝您讓我當上了母親”,成為了他從醫37年來最珍貴的勳章。
李東玉,這名擁有近萬例複雜心臟手術經驗、執掌心外科二十五年的“心外大將”,如今正將他所有的經驗與技術帶到粵港澳大灣區,在佛山和祐醫院,帶領一支由國內頂尖專家組成的心臟團隊,鋪設一條“生命無須遠行”的黃金通道。
李東玉在為患者進行檢查。
頂尖團隊:學科共建,生命共護
去年6月,和祐醫院在美的創始人何享健的公益願景中誕生,立志建成一所接軌國際的高品質醫療標杆。作為“皇冠上的明珠”,心臟大血管外科(以下簡稱“心外科”)的組建重任落在了心外科主任李東玉肩上。
心外科,被公認為外科領域中難度最大、風險最大的分支之一。心臟手術之差常在毫釐之間,被譽為“刀尖上的舞蹈”,不僅考驗技術,更考驗團隊的協作與醫院的綜合實力。
“和祐從頂層設計開始,就是要彙聚國內一線的專家資源。”李東玉表示。他所組建的這支心外科隊伍,清一色來自985高校的博士、碩士,不僅能獨立完成心臟不停跳搭橋手術、心臟瓣膜修復、法洛四聯症、主動脈夾層等高難度手術,更建立起覆蓋心臟疾病全週期的救治體系。
一場高難度的心外科手術背後,是和祐醫院超過10個科室、40至50人的精密協作。心外、麻醉、重症、急診、影像、輸血……任何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今年5月,58歲的陳叔因“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合併重度三尖瓣關閉不全”被緊急送醫。“心臟就像漏水的房子,隨時會塌。”李東玉這樣比喻。醫院迅速啟動MDT機制,心外、心內、麻醉、重症、超聲等多學科專家集體研判、共同制定手術方案。李東玉主刀,團隊協同作戰,成功完成手術。
三天後,患者由CCU轉回普通病房。“能在佛山遇到這樣專業的團隊,是我們的福氣。”陳叔感慨。
陳叔在出院之際為李東玉及其團隊送上錦旗。
“很多心臟病患者,尤其是長者,常合併多種疾病。以往看病得跑好幾個科、掛不同的號,耗時又費力,像一場‘闖關遊戲’。”李東玉介紹,“在和祐,我們從首診就進行系統評估,待相關檢查齊全,所有相關學科的專家會坐在一起,通過一次MDT討論制定一體化治療方案。”
這種借鑒自國際頂級醫療機構的診療模式,依託和祐深厚的專家儲備與靈活的醫療機制高效運行,從根源上破解了跨科協調的難題。
主動脈夾層如同體內一顆隨時引爆的“炸彈”,對於佛山乃至周邊地區此類患者來說,每一分鐘的延誤都意味著死亡風險的指數級攀升。和祐醫院心外科的核心使命,就是構建一條從院前到搶救室的“高速通道”。
“很多危重夾層患者都經不起長時間折騰。本地化救治,才是真正的生命通道。現在,這類急危重症我們完全有能力就地解決。”李東玉表示,團隊在主動脈夾層手術領域已有十餘年積累,技術成熟。更重要的是,和祐心外科提供真正意義上的“一站式”方案——無論是需要開放手術的A型夾層,還是適合介入治療的B型夾層,甚至複合雜交手術,全部都能獨立完成。“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讓佛山人在家門口也能獲得高質量、全方位的診療。”他說。
醫術仁心:精進於術,傳遞溫度
李東玉的“招牌技術”之一,是非體外迴圈冠狀動脈搭橋術,也就是俗稱的“心臟不停跳搭橋”。這類手術不需要停跳心臟,而是在持續搏動的心臟上完成精細的血管縫合,對外科醫生技術要求極高。
“患者術後第二天就能下床,恢復快、痛苦小、費用低,也節約醫療資源。”從醫37年、上萬例的心臟手術經驗,成為他開展這類高難度手術的底氣。
今年6月,李東玉團隊為一名左主幹狹窄達90%、左前降支狹窄95%的患者柯先生,施行了該院首例“心臟不停跳搭橋”。整個手術僅耗時3小時,在跳動的心臟上,將橋血管吻合在直徑僅1.5毫米的冠狀動脈上,每根血管縫合10~12針,操作精度要求極高。“我做過好幾次手術,就這次最滿意!”術後柯先生連連稱讚。
類似的生命奇跡在和祐醫院不斷上演。從主動脈夾層、心臟瓣膜病到冠心病,李東玉團隊不僅以技術贏得信任,更以團隊協作和綜合實力,為和祐心外科樹立起區域口碑。
但在李東玉看來,和祐的競爭力遠不止於技術。“何享健先生辦院的初衷,是造福家鄉。”這一理念滲透在醫院的方方面面:設立慈善基金援助經濟困難患者;注重隱私與舒適度的就診流程;推行融合心理關懷與生理照護的“全人健康”模式。
“治病只占三成,剩下的七成是心理支持和護理陪伴。在和祐,我們強調——患者是有尊嚴的。”李東玉說,醫院明確對標國際頂尖醫療機構的梅奧診所模式,致力將這些先進服務理念引入佛山、紮根廣東。
李東玉(左一)帶領心外科團隊正在為患者實施心臟手術。
眼下,這位學科帶頭人正全面推進科室的“未來計畫”:今年新招聘的4名985高校碩士已全部到位,正施行“導師一對一”帶教制度;未來還將深入社區開展疾病篩查與公益義診;持續與廣州、上海、北京等地頂尖醫院保持技術交流,確保學科前沿地位。
“我們要實現三個目標,分別是提升手術數量與服務人群,培養扎實的年輕梯隊以及讓頂尖心外科技術在佛山真正紮根、生長、結果。”李東玉說。
從MDT的保駕護航到重疾救治的生死競速,從“心臟不停跳搭橋”的精准施策到多學科的協同作戰,李東玉與他所帶領的和祐心外科團隊,正用技術、溫度與制度創新,讓更多複雜心臟病患者在家門口重獲“心”生,讓心跳不再因距離而停擺。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吳海泉
圖|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