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首,是导致女性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宫颈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患者故事
39岁的林女士今年初体检筛查发现HPV感染,TCT有异常,但未予以重视。半年之后,林女士突然想起医生叮嘱要进一步检查,于是到医院进行阴道镜检查,同时做了宫颈活检,很不幸,她被诊断为宫颈癌。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并及时治疗,林女士经朋友介绍来到我院妇科门诊,妇科主任(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陈建国教授接诊,考虑为早期宫颈癌,建议林女士立即住院治疗。
入院后,医生对林女士完善了检查,临床诊断为宫颈癌IA2期。陈建国主任查房后明确表示,该例患者考虑宫颈中分化鳞癌IA2期,林女士可选择开腹或者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
林女士希望做腹腔镜手术,却又担心术后复发。陈建国主任与林女士耐心沟通:确实不是所有宫颈癌都可以做腹腔镜,但合适的手术病例选择腹腔镜并不增加宫颈癌的复发及死亡率,还有利术后的恢复,而林女士的条件刚好符合。
林女士和家属理解后,最终如愿选择了腹腔镜手术。所幸的是,林女士的癌症属于早期,术后效果好,一周后即出院。
宫颈癌不一定要开腹切除
宫颈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多种,具体方案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人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比较常见的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免疫疗法、激素疗法等辅助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效果。
其中,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包括子宫全切术、子宫颈锥切术等。这些手术里,不一定要开腹,也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切除。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可以减少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和并发症风险,同时恢复快,疤痕小。
不过腹腔镜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例,对于某些病情较为复杂或病变较大的患者可能不适用。而且手术需要使用特殊设备,这可能会增加手术成本和时间,同时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否则可能会导致手术失败或并发症的发生。
而其他的治疗手段,比如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缩小或消除肿瘤,通常在手术后进行,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则是利用化学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体内,杀死癌细胞。化疗通常与放疗一起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靶向治疗通常用于晚期宫颈癌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患者应该配合医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宫颈癌的三级预防
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适龄女性可以接种HPV疫苗,同时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都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时阻止其发生宫颈癌。
1
一级预防:避免感染HPV
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推迟首产时间,做好性生活的保护措施,戒烟以及提高免疫力等等。
接种HPV疫苗是防控子宫颈相关疾病的经济、有效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应需注意的是,接种HPV疫苗以后,仍然需要定期筛查。
2
二级预防:定期筛查
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所有有性生活的妇女应该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根据我国宫颈癌发病年龄特点,推荐筛查起始年龄为25-30岁。其中性生活超过3年的女性,需每年进行1次宫颈细胞学(TCT) 筛查,有条件者可联合HPV检测。若连续3年筛查结果均为阴性,可2-3年进行1次联合检测。
65岁及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内每3年一次连续3次细胞学检查无异常或每5年一次连续2次HPV检测阴性,则不需要继续筛查。
有异常阴道流血者根据医生建议做筛查,必要时阴道镜活检。妊娠期女性若无特殊情况,宜暂缓,待产后再查。
陈建国主任(右二)、杨小梅主任(左二)在开展腹腔手术(非本文案例手术)
5
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当病理确诊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需要积极处理,一般进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就可以去除病灶,阻住病程继续进展。如果是低级别病变,可以选择物理治疗或者局部用药抗HPV治疗。如果活检提示宫颈癌,需根据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进行手术或者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避免疾病进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过得了宫颈癌也不要过于担忧,如果是早期,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目前腹腔镜技术日益成熟,肿瘤局限于宫颈且肿块小于2cm的(非特殊病理类型)早期宫颈癌,可选择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
只要术中牢记无瘤原则,选择免举宫,并注意离断阴道的方式,腹腔镜手术同样可以达到开腹手术的疗效,而且术后患者疤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早期宫颈癌理想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