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662-333(24小时急诊 0757-28680120)
医生专区加入我们
您所在位置:首页 和祐动态 和祐新闻 医患情深
和祐新闻

失聪两年,一纸病历撕开误诊迷雾:我在这里重获“新声”

发布时间:2025-03-17

“若我们治不好,全省无人能治”。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砸碎了陈女士(化名)最后一丝希望。原来,两年间,她的右耳接受了一次手术,但依然逐渐失聪,随之引起的面瘫也扭曲了半边脸,却始终被误诊为“普通面瘫”。

止痛药、针灸、激素治疗轮番上阵,唯独没人发现陈女士耳道深处溃烂的脓液和胆脂瘤。直到某天,她发现镜子里的自己连一个完整的微笑都拼凑不出,于是决定跨省求医。

近日,陈女士攥着厚达3厘米的病历,踏进和祐医院耳鼻喉科李辉主任的诊室。“这不是普通面瘫,是胆脂瘤型中耳炎,而且胆脂瘤已破坏听小骨;再加上首次手术放置的人工听小骨已经移位,面神经骨管被破坏,神经受压,因此症状表现之一就是面瘫和听力严重下降。”李主任的指尖在CT影像上圈出一处阴影,为陈女士详细解释病因。

“现在要做的是二次手术治疗,由于您的解剖结构已被破坏,正常标志消失,因此手术风险很大,但我们会拼尽全力。”李主任这句话,让漂泊求医的陈女士第一次有了“被看见”的实感。没想到第一次门诊李主任就做出了精准诊断,并制定了与过往不一样的的治疗方案,这让陈女士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5小时“刀尖芭蕾”

多层解剖下的"毫厘之战"

手术台上,李辉团队的每一步都细致入微——手术空间非常狭小,要在显微镜和内窥镜下操作,而病变组织与面神经“纠缠不清”,难度增加。手术需清除溃烂的组织和脓液,摘除胆脂瘤,移除已移位的人工听小骨,清理肉芽肿,保护面神经,再移植新的人工听小骨。

综上,手术面临共三大核心挑战:

● 立体空间极限操作:耳部解剖区域仅拇指大小,需依次剖开外耳道、鼓膜、中耳腔及内耳骨壁4层结构,在2-3毫米间隙中分离被胆脂瘤包裹的面神经;还要在狭小的空间内找到被肉芽包裹的米粒大小的镫骨,去除肉芽组织,松解镫骨。

据李主任介绍,松解镫骨非常艰难,松解不够则恢复不理想;松解过度则导致内淋巴渗出,术后将出现头晕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听力永久丧失。

● 多重病变同步清除:术中发现脓液、肉芽、胆脂瘤及感染性人工听小骨形成"病变复合体",操作时需要非常精细。“首先要保护面神经不被损伤,其次是保证听力重建的前提下彻底清创”李主任说。

● 功能性重建难题:采用人工听小骨重塑听骨链,恢复听力,利用显微缝合技术修复鼓膜穿孔。

李辉主任在手术中 | 资料图片

最终,团队通过3D手术导航系统定位神经走向,结合低温等离子刀精准消融病灶,历时5小时完成手术。

术后第3天,陈女士在病房里忽然捂住右耳:“我听见护士推车的声音了!”比治愈更珍贵的,是重新相信“医者仁心”。

医患情


病房窗台上,健康顾问程铃玲悄悄摆了一束鲜花和果篮;护士深夜查房时,总会顺手帮她掖好被角;就连保洁阿姨都知道“56床喜静勿打扰”。这些细节,让陈女士感动不已,为此写下一封感谢信。


“医疗的真谛,是对生命的托举。”陈女士在信末写道。如今,她的听力恢复了七成,面瘫痊愈后第一次自拍,镜头里的笑容完整而明亮。这封感谢信被院长信箱转到李辉主任团队手中,而故事的结尾,或许正成为某个绝望患者的开端。


胆脂瘤型中耳炎

被低估的耳科"隐形杀手"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非真正肿瘤,而是上皮细胞异常堆积形成的侵袭性病变,可破坏听骨链、半规管甚至脑板,导致听力丧失、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在早期,胆脂瘤型中耳炎症状与普通中耳炎相似(耳闷、耳鸣)。但当出现面瘫时,60%患者曾被误诊为普通面瘫,需通过高分辨率CT+鼓室探查确诊。

因此,当出现单侧渐进性听力下降+反复面瘫+耳后肿胀疼痛,需立即进行耳内镜及颞骨CT检查。李辉主任强调:胆脂瘤治疗存在"黄金时间窗",首次手术彻底性决定80%的预后效果,建议选择具备耳神经显微外科经验的医疗团队。

----------------------

专业指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 李辉 主任医师、博士

400-0662-333(24小时急诊 0757-2868012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和仁路1号
CallCenter@hyhos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