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662-333(24小時急診 0757-28680120)
醫生專區加入我們
语言中文繁体
您所在位置:首页 和祐動態 和祐新聞
和祐新聞

淋巴水肿:一场艰难的“马拉松”,一份温暖的守护

發布時間:2025-05-09

01淋巴水肿:一场无休止的旅程

淋巴水肿是一种由淋巴液循环受阻引发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它的成因复杂,包括先天性的淋巴管发育异常和手术、放疗等造成的继发性损伤。

在接受乳腺癌或盆腔肿瘤根治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中,淋巴水肿尤为常见。一旦淋巴系统受损,淋巴液无法正常回流,便逐渐积聚在组织间隙,引发肢体肿胀、沉重感、疼痛,甚至反复感染。

对患者而言,这是一场无休止的旅程,是对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02张女士:淋巴水肿下的不屈抗争

张女士(化名),56岁,来自湖南娄底。性格开朗、勤劳能干的她,本以为可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却在体检中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经过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和术后化疗后,她顺利度过了肿瘤治疗的关键阶段。

然而,术后不久,双下肢逐渐加重的肿胀却如影随形地困扰着她。起初是偶尔的肿胀、沉重感,随后逐步发展为持续的水肿、皮肤粗糙、活动能力减退。日常走路变得吃力,出门成了负担。经过半年左右的发展,她的淋巴水肿已处于第二期,也就是“亚临床期”,肿胀无法完全逆转,皮肤开始出现增厚、质地变硬的变化。

巨大的身心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而不断加重的水肿和行动障碍,也逐渐剥夺了她生活的信心。在这样无助的阶段,张女士选择再次向和祐整形外科朱雄翔主任寻求帮助。

03用超级显微技术疏通“堵塞”

朱雄翔主任在详细评估张女士的情况后,为她制定了精细化的手术方案:

LVA(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借助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与吲哚菁绿淋巴显影仪,为她的右下肢重建新的“排水通道”。

LVA手术的原理是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将仍有功能的淋巴管与邻近的小静脉直接吻合,让被“堵死”的淋巴液找到新的出口,重建流通路径。

手术团队在张女士右腿完成了7处、20余组淋巴管与静脉的精准对接。

术后恢复过程令人欣喜。首次换药时,张女士右腿的肿胀就已有明显缓解,皮肤褶皱开始出现,显示出水肿液的逐步吸收。

在术后两个月复查时,数据显示:

右下肢脚踝围: 术前 25.3cm → 术后 23.0cm(减少约3.2cm)

右小腿中段围: 术前 39.0cm → 术后 33.0cm(减少约6cm)

走路时,她感到腿部轻盈了许多,行动也变得更加灵活。

04团队协作:打造精准高效的治疗平台

张女士的康复,是和祐医院整形外科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科室拥有国内知名显微外科专家朱雄翔主任领衔,掌握国际先进的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可完成0.1mm级别的血管及淋巴管操作。同时,配备有高端的淋巴显影仪(ICG荧光成像),实现术中淋巴流向的精准定位,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成功率。

团队成员术中配合默契,术后康复流程严谨,保障患者从术前评估、手术实施到术后护理的每一步都精准、细致。

专科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淋巴水肿护理经验,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功能锻炼及皮肤护理,有效帮助患者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05淋巴水肿专科门诊:用专业守护希望

为更好服务广大患者,和祐医院整形外科现已设立淋巴水肿专科门诊,系统开展从早期评估、保守治疗,到显微手术与康复管理的全流程服务。团队为每位患者建立完整档案,制定个体化的长期管理计划。

护理团队也承担起科普与心理支持的职责,帮助患者面对病痛,重拾信心。淋巴水肿的治疗窗口期非常关键。

早发现、早干预,能够显著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超声、淋巴显影等新兴影像技术的应用,也让我们能够在更早阶段发现问题、精准判断适应症,从而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淋巴水肿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更多患者了解疾病、消除误解、及时就诊,让他们尽早告别病痛、回归生活的本真与轻盈。

每一位患者的康复,不只是生理的好转,更是对尊严与生活质量的重建。

淋巴水肿的治疗路途或许漫长,但绝非无解。愿我们用专业的技术、人文的关怀,守护他们走过艰辛与困境,重新走向阳光与希望。

关注淋巴水肿,从理解与陪伴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点亮更多患者前行的路。


本文作者>>>整形外科 |  张颖杰、李文博

本文指导>>>整形外科 |  朱雄翔(主任医师)

(因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治疗效果也因人而异,具体请咨询专业医生。)


400-0662-333(24小時急診 0757-2868012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和仁路1號
CallCenter@hyhospit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