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在体检中意外发现肺部有一个1.5cm的结节,某网站一查,显示其罹患肺癌风险高达60%。这让他连续几天焦虑不安,四处求证。这种经历,相信许多人都曾有过。近年来,关于肺结节的讨论愈发频繁,许多人将其视为肺癌的前兆。认为一旦发现肺结节,如果不立即切除,就会迅速发展成肺癌。如真如此吗?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肺结节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呢?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清楚或模糊、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结节。
肺结节增多的原因
01
细菌、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感染。
02
空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长期积累会对肺部组织造成损害。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持续的损伤可能会逐步发展成肺结节。
03
长期吸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并沉积,从而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慢性炎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炎症可能会逐渐加重肺部的负担。在严重的情况下,它甚至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04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例如在进行X线和CT检查时,由于分辨率的提升,一些过去难以发现的隐蔽病灶现在能够被及时检测到。这种技术进步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结节,也显著提高了肺结节的检测率。
尽管肺结节的普遍存在令人担忧,但重要的是保持理性。绝大多数肺结节为良性病变,仅少数可能发展为恶性。早期肺癌确实可能以肺结节的形式出现,但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在随访过程中,若肺结节出现以下情况,则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与治疗。
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
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病灶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规律;
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等征象。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均高居第一,且我国肺癌病例的发现以临床晚期居多。由于早期肺癌没有症状,故肺癌早期筛查是挽救广大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定期做好筛查,往往会让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肺癌筛查的目标人群
≥40岁的高危人群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01
吸烟:吸烟量≥20包年;或曾经吸烟≥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02
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二手烟暴露和厨房等场所的环境油烟暴露。
03
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
04
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
05
一二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06
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
肺癌筛查检查项目
LDCT可作为高危人群肺癌筛查的可靠检查手段。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目前在全球发表的肺癌筛查指南或共识中,均推荐采用LDCT作为筛查手段,不建议采用胸部X线检查。LDCT能明显增加肺癌(尤其是Ⅰ期肺癌)的检出率,同时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
2.可选项目: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如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状细胞癌抗原)及肺癌相关自身抗体。
肺癌的病因预防
01
吸烟者越早戒烟,越早获益。避免吸入二手烟。
02
远离致癌物质,避免职业暴露。一些化学物质,如苯、砷、石棉等被证明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
03
合理的体育锻炼。
04
新鲜蔬菜和水果摄入。
05
定期体检,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
和祐医院胸外科与呼吸科、体检中心、影像科、肿瘤科、病理科等科室成立多学科诊疗肺结节团队(MDT),方便广大患者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我们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癌症预防、筛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