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任何一家医院,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医护人员、医疗设备暂时“忽略”,眼中还留下的就只是医院的大楼。
事实上,这座大楼对医疗品质的意义,才是常常被人忽略的。人们很少说一家医院的建筑怎么样、空调好不好、动线合不合理、是否智能。但是,所有医护人员在这里工作,所有医疗场景在这里展开,所有病患在这里获得服务,楼宇的建设运维堪称各种医疗活动的“后台”。
近日,由和祐医院项目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佛山分社联合主办,美的楼宇科技、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协办的“品质医疗,探路先锋”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深调研走进美的集团总部,与美的楼宇科技展开交流,探讨智慧医院建设运维赋能品质医疗建设的“美的答案”。
美的楼宇科技提出了“LIFE框架”,作为智慧医院建设运维的实现维度,目前服务的医院已达2071家,与和祐医院(筹)(下称“和祐医院”)等一批高品质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深度合作。
“我们要从后勤、运维角度,支撑整个医院运转,提升医疗品质。”美的楼宇科技美控智慧建筑市场总监孙笑寒说。
近日,在美的集团总部,“品质医疗,探路先锋”调研组参观交流。白桦 摄
设计思维
用新的平台与框架建设新医院
顺德北滘,距离美的集团总部不远,和祐医院的大楼已经封顶,计划2024年正式运营。尽管医院还在建设中,但是从其与美的楼宇科技等合作打造的样板间,已经可以初步看到它未来的智慧模样。
这里,医院就是一个智能生态体。一名患者佩戴好智能手环后,走到护士站的站内。在侧面的屏幕上,就可以清晰看到行动轨迹。如果患者走到了系统设定的红线区域,系统会自动向值班护士发出提醒。
这是美的楼宇科技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的一个缩影。美的楼宇科技是美的集团旗下的五大业务板块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中央空调供应商转型为楼宇建筑智慧生态集成方案服务商。在美的集团医疗战略小组的统筹下,美的楼宇科技将智慧医院建设运维作为业务重点之一。
一家医院要成为智慧医院,必须有一个全新的顶层设计。2019年,美的楼宇科技曾邀约全国近百位医院院长进行智慧医院问题调研,发现69%的医院缺乏智慧医院顶层设计。为此,美的楼宇科技通过iBuilding平台,对内实现美的医疗其他业务板块的联通,对外保留高通量数据接口,实现各个系统接入,去突破智慧医院顶层设计缺乏、设计标准模糊、信息孤岛等主要痛点难点。
近日,在苏州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智慧医院建设与发展大会上,美的楼宇科技集中发布了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的“美的答案”。在评估智慧医院建设运维方面,美的楼宇科技从安全、高效、成本等维度出发。同时,美的楼宇科技通过设计思维方式,提出了“智慧医院LIFE框架”,即从Logistics交通流、Information信息流、Feeling体验流、Energy能源流四个维度,打造智慧医院。
针对和祐医院,美的楼宇科技利用iBuilding数字化平台,基于BIM集成了超60个子系统,超2万个硬件点位,在统一数字字典的基础上,打造了超10个关键场景及超30个模块化应用,提供空调、电梯、自控、智能化一站式设备及工程服务。使得医护行走距离减少超25%,效率提升超30%,应急反应速度提升超20%,出错概率减少超15%,能源/碳排放减少超30%。
如和祐医院的机房,采用了美的高效机房标准化建设流程:仿真模拟—优化设计—控制系统—高效建造—智慧运维,制冷机房合计6400冷吨,预计全年机房能效实现5.8以上。和祐医院还集成机电系统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和用能结构行为改变,预计通过管理提升实现节能率5%左右。
场景应用
节省核心医疗场景里的每一秒
在智慧医院的顶层设计上,美的楼宇科技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探索。那么,对于各种具体场景,尤其是诊疗这个医院的核心场景,美的楼宇科技能做哪些?
“从系统集成到场景应用,这是我们不变的发展主线。”孙笑寒说。
“智慧医院LIFE框架”中许多部分都涉及诊疗场景。尤其Feeling体验流,就是基于核心医疗场景的极致用户体验而设计。去年,美控智慧建筑发布“悟空”产品矩阵,实现了从“系统集成”到“场景化应用”的变革。
据测算,2022年,美的楼宇科技通过场景智慧解决方案,为门诊药房、住院病区、后勤运维管理三个场景提升效率,增加21900万秒、26280万秒、65700万秒的有效时间,践行“尊重生命的每一秒”初心。
在住院病区场景中,美的楼宇科技以悟空场景控制单元为核心,整合护士站、病房两个核心区域的环境控制、医疗辅助智能化、医疗信息化等应用,基于物联网与信息化平台形成服务于患者、护士、医生、后勤物业、院长运营人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和祐医院就是典型。医院联合美的楼宇科技,通过“1+Next”透明门诊、全可追溯智慧物联病区、智能化/信息化全融合指挥调度中心等,提升医疗品质。其中,“悟空”智慧病区解决方案的落地,令人眼前一亮。
在和祐医院智慧病房样板间,智能病床可以自动实时探测并记录患者的体重、心率、呼吸、体动等数据,帮助医护人员实时掌握病人的体征以及休息状态。病床边的床旁电子终端,集环境控制、智能输液、护理呼叫、体征监测等全方位人性化的智能系统于一体,患者可在病床上自主操控。
一个诊疗场景,涉及多家供应企业。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部总经理徐权光长期从事智慧医院研究评价。在他看来,智慧医院建设的主导参与者为医院端,向企业端提出业务需求。企业端包括软件厂商、硬件厂商以及医疗设备厂商,利用自身的优势产品、创新技术和优质服务帮助医院解决问题。作为企业端的美的楼宇科技,能否把各种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也连接到一起?
孙笑寒表示,目前,美的楼宇科技会将各种医疗设备联网,虽然不涉及核心医疗数据,但是可以通过开关机时间、能耗等指标,反映设备状况,为节能减碳和设备维护提供数据支撑。
深化需求
未来让医院可以勾选“菜单”
在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医院中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是患者的期待,也是医院和各方建设者的期待。
和祐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何永松曾经在海外工作多年。他回国之后曾经在一些医院工作和走访,发现相比国外优秀医院而言,国内一些医院的新风、空调系统经常出问题,导致“冬冷夏热”甚至漏水等情况。这样的问题虽然与医疗技术本身没有直接关联,但会显著地降低医疗品质。
对美的楼宇科技来说,医院的种种痛点,就是其所要攻克的难点。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冬关心,美的楼宇科技在每一个项目中,是如何评估和达到医院需求的?
孙笑寒说,美的楼宇科技在开展一个医院项目的时候,会类似于咨询公司的角色,首先发散地与一些国内外的先进同行对标,再与医院共创,沟通具体所要解决的问题、应对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并且帮助方案落地和后续运维。
以美的楼宇科技与和祐医院的合作为例。孙笑寒介绍,项目开始之初就与和祐的同事们一道,对国内外有参考意义的医院进行了对标研究。双方组织了一轮共创研讨,把院方、科室方、信息部门、设计代建方等医院建设中的不同角色拉到一起,共同探讨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哪些问题还有疑问。
在问题定义清楚后,双方的第二步,就是共同建立针对各个问题的焦点小组。例如在传统医疗病区场景中,医护人员往往要奔走于病房,为患者打针、陪同检查、指导康复治疗等,如何让医护省下时间和精力,更专注医疗服务质量?每个焦点小组解决一个或者一类问题。这之后还有第三步,就是根据实践、反馈的情况,不断进行解决方案的升级迭代。
目前,美的楼宇科技所服务的医院已经达到2071家。“期待越来越多定制化的功能,未来可以让医院像菜单一样勾选,进而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满足其需求,为品质医疗发展赋能。”孙笑寒说。
调研观点
和祐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何永松:把和祐医院建得与众不同
我曾在国外长期工作过,回国后体验比较深的方面,首先就是新风、空调系统,有些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还有漏水。在一些医疗技术很高的医院,这样的情况也仍然存在,检验科、输血科甚至还要每天用盆接水。病人的体验也差。这是品质医疗的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在紫外消杀、负压系统、湿度管理等方面,我也发现存在不少共通难题,影响医疗品质的提升。希望未来和祐医院在与美的楼宇科技的合作中,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把和祐医院建得与以前的医院不一样,成为一家真正高水平、高品质的现代化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