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行眼中,他是业界的佼佼者,既是甲状腺常见疾病诊治及核素影像诊断方面的临床业务翘楚,也是优质学术论文与科普文章的高产者,曾身兼5家知名医学期刊的编委或特邀审稿专家。
在患者眼中,他是医术高超的名医、医德高尚的仁医,以换位思考的共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在患者心间播洒下一道阳光,照亮康复的前路。
他就是和祐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梁宏。在39年的从医生涯中,经他之手治愈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数以万计,在“好大夫在线”平台的访问点击率超过3500万人次。
以今年3月加入和祐医院为新的起点,梁宏秉承“造福桑梓回馈社会”的和祐初心,推动分子核医学与精准医疗和谐相融,致力把“和祐”核医学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名的分子靶向融创诊治中心。
医术医德“圈粉”
线上问诊平台点击量超3500万人次
梁宏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张照片——里三层、外三层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把梁宏围在中间,眼神里带着希冀。
这是梁宏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出诊时的场景,也是他多年的工作常态。
“让每一名到场的患者都能看上病。”梁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到出诊日,他看完最后一名患者,经常已是晚上七八点,甚至九点以后。
虽然要面对的患者很多,但梁宏对每一名患者的问询都耐心解答、对症诊治。“不少患者是从省外远道而来,理应以医者仁心对待每一名患者,否则我心里这一关过不去。”他说。
梁宏1984年本科毕业于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医疗系,留校附属第二医院内科工作了4年。1988年,梁宏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今中山大学)核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长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他专长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亢突眼、甲减和甲状腺结节的诊治以及甲亢与甲癌的碘-131治疗,在心、脑、肾、骨骼与肿瘤的核素影像诊断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梁宏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索,并不断尝试用新手段、新技术加持自己的工作。随着互联网医疗兴起,梁宏2009年6月正式上线“好大夫在线”平台,并且先后撰写了上百篇医学科普文章。
由于医术精湛,回复患者在线咨询迅速准确,同时在平台首创相关文章阅读跳转链接,他在“好大夫在线”平台上很快便火了起来。高峰时,每天的点击量高达3万人次,至今总访问点击量已超过3500万人次。
线上线下问诊,让梁宏在甲状腺疾病诊治领域,拥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和更高的专业声誉。据不完全统计,梁宏从医以来治愈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数以万计,经手的碘-131治疗人次已近3万。
“梁教授用家人朋友的语气和你描述病情,让人踏实。”
“梁宏教授是我心中的一道阳光,他精湛的医术使我的甲亢病逐步康复。”
“梁医生是个有耐心很会开导病人的好医生,在他的帮助下,我作为一个病人,能够重新以一个健康人的心态生活。人们常常说病由心生,其实心态好了病也就自然好了一半。”
“梁教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不会一味夸大碘-131相对药物和手术的优越性,也不会像是药物说明书一样三言两语打发患者,是少有能将远程诊断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仁心仁术的医者。”
……
虽然梁宏已淡出“好大夫在线”多年,但平台上仍保存着数百条患者评价,从中不难感受到心系病患的医者情怀。正因为如此,梁宏今年3月到和祐医院工作后,仍有很多患者慕名前来求医。
好强但不争强
三个重要选择影响一生
在梁宏的从医生涯中,他不仅撰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文章,也主持或主要参与了近十项国家与省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了50多篇论文。他曾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并有多项课题获中山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曾担任5家知名医学期刊的编委或特邀审稿专家。
“回首走过的路,有三件事,或者说三个选择,影响了我的一生。”梁宏说,一是从孩提时起坚持书法练习,二是选择学医,三是选择加入和祐。
在梁宏少时,他的父亲便用字帖教他临摹名人诗词,从小培养起较好的文学功底和美感认识。为学校出黑板报或下乡写标语成了他从小学到大学的优势选项。“我慢慢形成了做事崇尚完美精细的性格,例如做作业只要发现有一个字写错了或没有写好,我就会把整页撕掉重写,必须自我感觉满意才罢手。这些经历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并且逐渐明白,好强但不要刻意争强,友爱团结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梁宏说。
虽然梁宏大半辈子都是在跟医学和病人打交道,但他高考的第一志愿并非医学院校,而是理工类院校。“我是1979年夏收到衡阳医学院(今南华大学)医疗系录取通知书的,刚开始还挺失落和纠结的,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坚定了我学医从医的信念。”梁宏回忆道。
高考后不久,梁宏伯父因心脏病加重在县医院急诊救治。梁宏去探望时,目睹了医生和护士们为抢救伯父所展现出的敬业精神。这对他触动很深。回家途中,他脑海里涌现的都是那些忙碌的白衣天使;从内心深处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敬慕。“我想着自己手里正握有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那自己学成后应该也能像那些医生一样,帮助他人解决疾苦、战胜病魔,重获健康和家庭幸福。”他说。
这种信念,驱使梁宏在学医从医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有力。他先是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后留校从医,后又选择硕士研究生深造。1991年,他从中山医科大学(今中山大学)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曾在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广东卫星会议上宣读,成为医科类唯一大会宣读论文。1996年,他提前两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与研究生导师,成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当年仅有的4名破格晋升者之一,也是第一批最年轻的破格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3年3月,梁宏在从医39年之后,加入到和祐医院,负责组建核医学科,在这里焕发自己的职业第二春。
兼顾经典与创新
打造大湾区知名分子靶向融创诊治中心
到和祐医院工作的3个多月,梁宏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既要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甲状腺疾病求医者,也要从零开始,高起点谋划和祐核医学科的发展。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撰写一套核医学技术规范操作细则与报告要素模板,希望形成一本涵盖核医学临床诊治全流程的标准化工作指南,充分讨论定稿后在科内具体实施,其目的是保证提供高质量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在梁宏看来,核医学是一个以检查为主的科室,需要集全院的力量来推动学科发展,但把质量做好才是硬道理,各环节都要做到事无巨细。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癌症发病率逐渐升高,而核医学的一个重要前景就是在肿瘤方面的应用。以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PET-CT检查为例,随着基于肿瘤靶点的新型特异性分子影像探针的不断研制,核医学分子影像不但能提供病变的解剖定位与形态变化,而且能给予肿瘤细胞代谢、受体等分子水平的变化信息,相当于在肿瘤“孕育”时期,就能追踪到它的蛛丝马迹。因此,核医学在肿瘤的早期诊断、良恶性鉴别、恶性肿瘤的分期和分级、预后判断、疗效评估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人们熟知的癫痫、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核医学也展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应用前景。
“作为国际知名企业,‘美的’二字已经深深扎根到了人们的心中;而今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先生秉承‘造福桑梓、回馈社会’的公益初心所创办的‘和祐’,相信一定能够不负市民与患者对医疗‘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期许。”梁宏表示,将用心用情用爱带领团队,经典与创新兼顾,重点布局大湾区甲状腺疾病碘-131治疗中心,聚焦PET-CT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应用,将分子核医学与精准医疗和谐相融,力争“和祐”核医学成为大湾区知名的分子靶向融创诊治中心。
■品质医疗笔记
医者之道 医身还要医心
文|梁宏
高品质医疗既要保证医疗质量高,还要保证服务质量好。
医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科学,我们作为医生,更应该致力于自身的学术提升和专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提升专业素养。这样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新最好的治疗方案,才能让我们在与病魔的斗争中保持领先。
但是,医者之道,医身还要医心。我们不仅要给病人提供一流的技术服务,给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也需要让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享受到人文关怀和优质服务。这种高品质的服务,包括医院文化氛围的提升,还有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友好互动交流。
所以,我认为品质医疗分两个方面:既要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还要提高服务品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环境,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关怀。
精湛医疗技术和优质服务的结合,才能让我们真正做到高品质医疗,让每一名病人摆脱病痛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尊重。